筆者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,或是小改引人注目,或是大改對車輛性能徹底顛覆。
但由于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,過去的汽車改裝行業都處于“灰色”地帶,很多人還只能處于“地下工作”。
從去年10月開始執行的新修訂《機動車登記規定》對改裝車政策放寬,原廠改裝車有了合法身份,這對很多改裝車迷來說是個喜訊。
然而,新政策的執行是意味著汽車改裝從此就不再受任何拘束了嗎?并不是如此,那么怎樣改才是合法的改裝車呢?今天我們來簡單聊聊這個話題。
何為合法改裝車?
哪些能動哪些不能動 怎樣改裝才算合法?
改裝無小事,一輛車包含數千個零件,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復雜
2014年10月1日,新修訂的《機動車登記規定》正式實施。這表明國內原廠改裝車將具有“合法身份”。“原廠改裝:是指汽車在出廠前或在出廠以后,由汽車制造廠商本身根據個性化要求,定制的型號不一、配置不一的,但是已經經過生產廠家檢驗合格裝車、整車。因此,購買了原廠改裝車的消費者,在上牌時無需再提供額外的改裝證明,直接就可以上牌上路。”
政策有“松動”并不代表可以隨意改
新規在機動車改裝政策方面有所“松動”,但并不代表可以將車隨意亂改。雖然內容放寬、手續簡化,但改裝車的規范仍有嚴格要求,特別是對于改裝車輛發動機、車身或者車架的,還應當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,確保安全。
新修改條例規定僅限“原廠改裝車”擁有合法身份,而非車主私自改裝的車輛,這是車主必須注意的。